2011年6月10日 星期五

現在還沒死

剛剛偶然看到一個鋼琴老師的部落,

而她已經在2010去世了,

部落里記載很多關於他的一切,生活的點點滴滴甚至很直率的觀念。

她那麼有才華,又有個性,就算人不在了,部落還是栩栩如生。

這就是部落悲哀的地方,

我們在這裡生老病死,死了還可能被人看見你生前過的怎樣,真的不勝唏噓。

我對鋼琴依然還是拉赫瑪尼諾夫。我對他的迷戀真的跨越時空。

他的音樂也是一樣栩栩如生,仿佛說著他還在生,透過音樂說說故事那樣。

我對拉赫瑪尼諾夫的強烈感覺讓我對鋼琴有著不解之緣。

因為他不在了,剩下了一堆樂譜,等待著不同的人去演繹出不同的故事。

正如我老師說的【每個人演繹出來的音樂都有不同的顏色】

很多人摳泥于那種學習的項目,而不是感覺,所以學習變得很無趣,也不見得能夠啓發潛能。

今天我上了一課啓發性的鋼琴課,

我必須強調我已經3個月沒學琴,平時也是玩玩而已。

然後今天第一次見到那位法國人老師,他還很不可思議說,【其實我並不看好學了3個月琴的你可以考3級的試】

然後他要我試試看。

我彈了過後,他驚訝的說【你真的只學三個月?之前呢?有什麽底子嗎?】

我說沒有(鋼琴是有錢人孩子學的,我并沒有機會)

然後他說我很有才華,沒見過這樣的學生。竟然沒底子都跳到那麼高,還可以彈得那麼自然。他對我的評語是【very talented】

他驚訝問我如何會彈(儘管我可以說完全不會讀譜),我說【靠記憶還有感覺】

他搖搖頭說【我只能說你真的很與眾不同。我教了琴15年,沒遇過你這樣的人】

我當然不知道自己好在哪裡,我的缺點一大堆。比如說,讀譜是完全不行的,手很小,姿勢不好。

我之前的老師有說過我的記憶驚人,這是我的優點也是敗筆。

因為我會懶惰讀譜。

學鋼琴,不讀譜是很不好的習慣。也不會走的遠,跟拉赫瑪尼諾夫就漸行漸遠。

老師問我會不會樂理,我說有自修,

他說我真的很熱情。

那時很感動被老師發現我真的有努力。

還是要扯回去拉赫瑪尼諾夫,

因為對他的崇拜真的讓我覺得我也要像他那樣,

我一直用他來激勵自己。

就算之前老師的音樂課多么不堪,現在總算得到一點點的甜頭,好讓我真正用心去面對鋼琴。

比起拉赫瑪尼諾夫22歲遇到的打擊,波折。我的只是小事情。

他回覆后就做了我最愛的第二交響曲,我恢復過來就要發光發亮。絕對不讓不堪的過去沾汙我對音樂的執著跟熱愛。

人生很苦短,至少那些我很崇拜的人都不在了。

爲什麽呢?

因為人必須死。

只是死前你經歷了什麽。為世界帶來什麽。

你的聲音會不會還留在世界上栩栩如生的被聽見,仿佛你活著一樣。

死人沒聲音,所以生前要努力留聲音

至少證明自己曾經活著。

而現在活著的人應該要明白,

因為自己還活著,有什麽那麼不堪?有什麽放不開?反正對於那些你喜歡的東西,你可能要用一輩子都瞭解不完,世界的事情學不完。

什麽是娛樂?那是因為你不明白原來自己還不夠而自娛娛人的樂趣。

沒有留言: